当当神话碎一地! 李俞公司注销! 情断生意也黄了
- 2025-07-26 01:07:10
- 259
各位看官,这两天商界又炸了个小雷——李国庆和俞渝那对“离婚顶流”,又有新动作了!天眼查一扒,俩人2017年一起开的三家公司,正排着队注销呢!公告期从7月17日到8月5日,跟办个手机卡注销似的,麻利得很。可你细想:这俩人6月才刚官宣“财产分割最终和解”,转头就把共同持股的公司清了,这哪是“一别两宽”?分明是当年那锅“夫妻创业老汤”熬馊了,现在连锅带盆全要扔!
别以为这是小事儿。李国庆俞渝是谁?当当网创始人啊!当年靠着卖书把公司送上市,号称“中国亚马逊”;后来俩人互撕,从摔杯子到抢公章,从网上互爆黑料到法庭见,比八点档狗血剧还刺激。现在这三家公司注销,表面看是“清理旧资产”,实则是给他们那场轰轰烈烈的“商业婚姻”,敲上最后一颗钉子。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聊:这俩人到底为啥急着注销公司?“夫妻店”到底是创业捷径还是坟墓?他们这出戏,给全中国想搭伙过日子的创业者,上了怎样一堂血淋淋的课?
一、2017年注册的公司,2025年注销:这八年,它们到底藏了多少“猫腻”?
先看这三家公司的“身份证”:宿迁国略信息技术、宿迁科文信息技术、宿迁科文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,全是2017年10月成立的,注册资本都是500万,经营范围从信息技术开发到物流仓储,再到企业咨询,简直是“啥赚钱干啥”的万能公司。法定代表人一个李国庆,一个俞渝,股东信息明明白白写着“共同持股”。
2017年是个啥年份?各位记好了:这年正是李国庆和俞渝“暗战”的关键节点!2010年当当上市后,俩人就开始在公司控制权上掰手腕,2015年俞渝通过一系列操作,把李国庆的股权稀释到不足30%,2018年李国庆直接发公开信怒吼“被踢出当当”——而这三家公司,恰恰注册在2017年,也就是李国庆“权力旁落”的前夜。
你品,你细品!这时候注册三家公司,注册资本不多不少正好500万,经营范围又包罗万象,像极了两口子过日子,一方感觉要吵架,偷偷藏了个小金库。这三家公司,会不会就是当年李国庆或俞渝为了“自保”搞的“体外循环”?比如把当当的部分业务转移过来,或者用关联交易输送利益?现在俩人财产分割和解了,这些“小金库”见不得光,不注销留着过年?
再看注销方式:“简易注销”。啥叫简易注销?就是公司没债务没纠纷,清税证明一拿,公告45天就能搞定。可这三家公司开了8年,真能“没债务没纠纷”?除非……早就被掏空了!比如账户里的钱早就转干净了,资产早就变卖了,现在注销就是走个流程,把“空壳子”扔掉。这操作,像极了离婚时把银行卡余额转光,再把空卡注销,对方想查都没处查——高,实在是高!
二、从“闪婚创业”到“互撕散伙”:李俞的“夫妻店”,从根上就埋着雷
要聊这俩人的公司注销,就得先说说他们那场“闪婚+创业”的魔幻开局。1996年,李国庆去美国考察,在华尔街认识了俞渝,不到半年就闪婚——这速度,比现在年轻人网恋奔现还快!1999年回国就搞了当当网,李国庆负责国内市场,俞渝负责融资和资本运作,号称“夫妻搭配,干活不累”。
但你别忘了:婚姻是感情共同体,公司是利益共同体,把这俩绑一起本身就是高危操作。李俞当年为啥能成?赶上了好时候:1999年是中国互联网元年,电商还是蓝海,俩人一个懂出版(李国庆之前在科文集团搞图书发行),一个懂资本(俞渝华尔街背景),简直是天作之合——可问题就出在“天作之合”上:他们把“夫妻恩爱情深”当成了公司治理的“万能解药”,压根没立规矩。
你见过哪个正经公司,老板是夫妻,股权不清晰,决策靠吵架,分红凭心情?当当上市前,据说股权是李国庆51%、俞渝49%,或者反过来,具体比例俩人自己可能都没算明白。2010年当当上市,市值一度冲到30亿美元,成了“中国电商第一股”,这时候感情好,股权多少不重要;可2013年之后,电商竞争白热化,当当增长放缓,矛盾就来了:李国庆想激进扩张,俞渝想保守经营,俩人从办公室吵到家里,从战略分歧变成人身攻击。
最经典的是2020年那场“摔杯大会”。李国庆在采访里怒摔水杯,说俞渝“把我踢出公司”“联合小股东欺负我”,转头俞渝就在朋友圈开撕,爆李国庆“同性恋”“梅毒”“转移公司1.3亿”——好家伙,这哪是企业家互撕,这是把卧室里的架搬到了人民广场!网友看得热闹,可当当的股价呢?从上市时的29美元,跌到现在的几毛钱,早就被边缘化了。
为啥会这样?因为“夫妻店”的致命伤就是:用感情代替制度。公司小的时候,靠夫妻默契能撑着;公司大了,需要清晰的股权结构、董事会决策、职业经理人制度,可李俞还在用“两口子商量”那套。等到感情破裂,股权成了武器,婚姻矛盾直接变成公司危机——当当不是被竞争对手打败的,是被这对“冤家”从内部掏空的。现在三家公司注销,不过是把当年没埋好的雷,一个个排掉,只是代价太大了。
三、“最终和解”背后的猫腻:注销公司,是切割还是甩锅?
今年6月,李国庆发文说“与俞渝就相关财产分割已达成最终和解”,“最终”俩字加粗加黑,生怕别人不信。可才过一个月,公司就注销了——这“最终和解”,怕不是“暂时休战”吧?
你想啊,财产分割哪有“最终”的?房子归谁、车子归谁、存款怎么分,这些都是明面上的,可公司股权、债权债务、无形资产(比如当当的品牌价值)这些“暗资产”,才是大头。这三家合资公司,就是“暗资产”里的典型:共同持股,利益纠缠,现在注销,其实是在分割“最后的蛋糕渣”。
有两种可能:要么是和解协议里早就写好了,“共同持股的非核心公司必须注销”,现在照章办事;要么是俩人发现这些公司留着是祸害,比如涉及税务问题,或者有未了结的官司,现在注销是“甩锅”——毕竟简易注销有个坑:如果注销后发现有债务,股东还是得承担责任,除非能证明自己没过错。李俞都是老江湖了,会不明白这个?所以注销前肯定把“雷”都排干净了,比如把债务清偿了,或者干脆让公司变成“僵尸企业”,走简易注销快速脱手。
更有意思的是注销时间:7月17日公告,8月5日结束。这时候正好是暑假,新闻热度低,网友注意力都在旅游、高考志愿上——这时间点选得,比公关公司还专业!要是放在年初或者年底,肯定又上热搜,俩人好不容易“和解”的形象又得崩。看来经过这么多年互撕,俩人在“低调处理”上终于达成了共识:别再让网友看笑话了!
四、中国“夫妻店”启示录:感情是易燃品,制度才是灭火器
李国庆俞渝的公司注销,不光是他俩的私事,更是给全中国“夫妻店”敲响了警钟。你数数,中国商界多少夫妻创业的?潘石屹张欣搞SOHO中国,黄光裕杜鹃搞国美,李彦宏马东敏搞百度,为啥有的能“共富贵”,有的却“反目成仇”?
核心就一条:有没有把“感情”和“制度”分开。潘石屹张欣当年股权清晰,张欣持股比潘石屹还多,但人家有董事会决策机制,潘石屹负责台前,张欣负责幕后,各司其职;黄光裕出事,杜鹃能稳住国美,靠的是清晰的股权结构和职业经理人团队;反观李俞,股权模糊,决策靠吵架,感情一破裂,公司跟着瘫痪——当当从“中国亚马逊”到现在无人问津,就是活生生的例子。
还有个更扎心的真相:“夫妻店”很难做大。因为公司要发展,就得融资、上市、引入外部股东,这时候夫妻股权必须稀释,决策权会分散,可很多夫妻创业者舍不得放权,总觉得“公司是我们家的”,结果就是拒绝融资,错失风口。当当当年要是早点引入战略投资,扩大品类,现在可能还是电商巨头,可李俞忙着内斗,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。
现在李国庆61岁,俞渝也快60了,折腾了半辈子,最后落得个公司注销、当当过气的下场。你说他俩后悔吗?可能不后悔创业,但肯定后悔把“夫妻”和“合伙人”这两个身份绑得太紧。感情是易燃品,制度才是灭火器——这话,送给所有想夫妻创业的人:先签好股权协议,再领结婚证;先明确退出机制,再谈“同生共死”。否则,李俞的今天,可能就是你的明天。
五、结语:注销的是公司,散场的是时代
李国庆俞渝的三家公司注销,就像一场漫长狗血剧的最后一个镜头:大幕落下,舞台清空,只留下满地狼藉和观众的唏嘘。当年他们靠夫妻同心,抓住互联网红利,把当当做成“中国图书电商第一股”,那是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;后来靠互撕博眼球,从企业家变成网红,那是属于他们的狗血时代;现在公司注销,彻底切割,可能是属于他们的落幕时代。
但比八卦更重要的,是这事儿给我们的提醒:商业世界里,没有永远的感情,只有永远的规则。夫妻创业不是不行,但得像搭积木,先把底座(股权、制度、退出机制)搭稳了,再往上堆感情这块“装饰砖”,否则一阵风过来,积木就塌了。
最后问一句:这三家公司注销后,李俞真能“一别两宽”吗?我看悬。毕竟,当年连阳台的绿萝都要争的人,保不齐哪天又为“注销公司时谁多分了100块”吵起来——咱吃瓜群众,备好瓜子等着就行。
- 上一篇:女子称丈夫因离婚纠纷毒死亲生儿女
- 下一篇:文旅局回应女孩遭男子水枪攻击失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