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销卡大军”规模扩大多款信用卡将停发

  • 2025-07-28 09:10:53
  • 114

□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曹丽珍

股份制商业银行频发公告,国有银行也逐步加入……今年以来,银行不断调整信用卡产品的现象仍在持续。

就在前不久,中国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称,基于自身业务调整的考量,将停止发行24款信用卡产品,同时调整信用卡产品的卡面。而此前,民生银行、浦发银行等便已陆续发布相关公告。

对此,相关业内人士表示,银行纷纷停发信用卡产品,这是市场环境、监管要求与自身经营需求三重压力下的必然选择,凸显行业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竞争的明确信号。

多款信用卡将停发,有你在用的吗

7月20日中午,记者在中行官网的这则公告上看到,即将从今年8月31日起停止发行的24款信用卡产品,包括中银银联百货卡(八佰伴)、智慧旅游、移动悠购等,涵盖联名卡、主题卡等类别。

公告同时明确,该24款信用卡产品在有效期内的,仍可正常使用。今年8月31日起,如遇损坏换卡、挂失补卡等情况,该行将换发同等级、同品牌的信用卡,具体卡面可能有变化,相关功能及费用标准与对应品牌标准信用卡一致,原产品的功能、服务及特殊行业应用将不再提供。

“今年到目前为止,类似的公告我都看到好几个了,我的信用卡队伍也在跟着持续‘瘦身’。”自称拥有多家银行信用卡、多年来一直习惯薅银行“羊毛”的消费者赵女士,无奈地笑了笑。

就在本月初,中信银行也在官网发布公告,表示将从今年8月31日24时起,停止办理部分银联联名信用卡产品的申请、补卡、换卡及到期续卡业务,包括银联腾讯足球卡(巴西)普卡及金卡、银联华为钱包电子信用卡、银联三只松鼠联名信用卡金卡等十多款信用卡产品。

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,今年以来,除了中行和中信银行,民生银行、平安银行、浦发银行等商业银行也纷纷在官网发布停发部分信用卡产品的公告。

对于停发的原因,“业务发展需要”或“银行自身业务调整”是公告中提及最多的。此外,部分银行停发联名卡的原因是相关卡种即将面临退市,也有银行解释是卡面授权合约即将到期所致。

信用卡发卡量已连续10个季度下降

“如果说去年信用卡的调整节奏是‘减’权益,那今年就是直接‘砍’数量。”赵女士回忆说,她之前办的某银行一张信用卡,从去年4月开始调整航空里程的兑换规则,调整前,10张该行的里程券能兑换东航、国航1万航空里程。调整后,同样的1万航空里程,里程券张数增加到15张。“尽管权益在‘缩水’,但至少还有积分可用,不像今年,一些信用卡干脆就停发了。”她说,去年注销了1张信用卡,今年预计至少注销3张。

事实上,像赵女士这样的“销卡大军”,规模正在扩大。

今年2月,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24年支付体系运行的总体情况。从银行卡方面的数据来看,截至2024年末,全国共开立银行卡99.13亿张,同比增长1.29%。其中,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的数量为7.27亿张,同比有5.14%的下降。中国人民银行6月下旬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,截至一季度末,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进一步减少至7.21亿张,这是该指标连续第10个季度环比负增长。

“不管是信用卡权益的‘减’,还是信用卡数量的‘砍’,都与市场环境、监管要求和商业银行自身经营需求这三方面压力密不可分。”江苏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蒋昭乙表示,从市场环境来看,信用卡业务已从“跑马圈地”大扩张时代进入“精耕细作”的存量竞争时代,这在倒逼银行精简产品线以聚焦高频、特色使用场景;从监管层面看,金融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对信用卡合作业务的规范引导,要求银行审慎管理联名方资质与权益兑现风险,推动低效产品退出市场;再看银行自身运营,在净息差承压、增收渠道有限的情况下,部分成本收益不匹配、效益不佳的信用卡产品只能迎来被下架的命运。

信用卡业务还能靠什么吸引用户

曾几何时,信用卡业务被认为是银行业一大利润增长点。如今,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还能靠什么吸引用户?

“目前信用卡市场面临着市场饱和、支付工具转变等客观问题,商业银行需要时间来优化结构、降本增效,因此,减少信用卡权益或停发信用卡的现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。”蒋昭乙表示,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,精细化运营是银行的不二之选,这要求商业银行需要持续发力产品创新,关注高频次使用场景,更贴近高频用户的刚需,合规用好数字化技术,利用大数据和AI实现精准分层营销,从而更好地提升客户体验。

在他看来,信用卡业务未来的发展趋势,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:一是全场景整合。信用卡将突破单一信贷功能,转而打通支付、财富管理等服务链路,构建起全场景的金融消费生态。二是用户的持续深耕。在信用卡的权益设计上,银行应利用客户画像精准匹配特色化权益,更加注重客户的高频刚需和实际使用体验。三是科技赋能。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推进信用卡数字化运营和数字化管理,同时推动包括数字人民币在内的数字币与实体卡的融合,进一步优化数字化服务体验,并通过智能风控技术提升资金安全,更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