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克的150万辆: 逆市增长的高价值样本
- 2025-07-17 13:17:30
- 402
2025上半年,圈层化的汽车割裂仍在加深。一方面,中国汽车在智能电动赛道的狂飙激进正在经历青春期的阵痛。新势力们的三板斧用完了,即便是小米和华为,支撑销量最有力的武器似乎并不是产品,而是流量。
另一方面,新一轮的变革暗流涌动,尤其是自动驾驶的过度营销被按下暂停键后,人们才恍然发现,一边倒的顶礼膜拜一去不复返了,质疑的种子已经埋下。理性消费正在回归,企业家IP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用户运营也需要新的玩法。
当然,从各家车企陆续出炉的半年报看,销量的增长还是主旋律。但在“一口价”替代了惨烈价格战的说辞后,这个增长的含金量越来越低。事实上,价格战只是表象,对当下依然在牌桌上坚持的玩家来说,品牌价值的重构才是核心。
那些坚持长期主义,坚持构建品牌护城河的企业,开始展露出穿越行业周期的能力。领克交付量突破150万辆,就是这样一个值得关注的样本。
这150万辆车领克卖得“不一般”。别人追流量、搞降价,它偏要当车圈“硬骨头”。领克汽车的价格很“硬挺”,平均18.9万的成交价比本田丰田都高。超三成用户是传统豪华品牌车主转化来的,保值率超越一堆自称可靠的合资车。
在流量至上的喧嚣时代,领克是一座另类而闪亮的行业灯塔,以技术厚度和品牌黏性对抗流量泡沫,在价格战的红海中开辟出一条高价值航道。150万辆多还是不多?关键要看含金量有多高。
01.
前瞻布局,拥抱未来趋势
生而全球,开放互联,意味着领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来。2023年11月,领克达成100万辆销量,用了不到6年的时间,2025年7月,领克突破150万辆,从100万到150万,仅用20个月,这20个月,是中国汽车引领全球汽车智电转型,多种能源、技术路径并存,巨变横生的20个月。
在不久前中汽协举办的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,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发言中提到,“传统内燃机技术和新能源融合发展”,是未来技术路径的发展趋势。这也代表着高层对技术路线争议的一种判断,这种判断也来源于对市场、产业、技术发展的敏锐洞察。
而对领克而言,从产品布局的角度来看,领克构建起了“燃油+插混+纯电”的产品阵容。“三线并举”的领克,可以理解为融合式发展模式。这样的前瞻性布局,是领克对未来趋势的战略预判的主动拥抱。
▲智享百变+旗舰大六座SUV领克900
以领克03、领克06为代表的燃油车,仍然是年轻群体的“心头好”,精准拿捏了他们对个性、科技、性能与社交价值的复合需求;领克EM-P智能电混家族,精准切入主流市场,不仅是销量增长最核心、最强劲的主力,也是领先技术引领市场的代表。纯电产品有了领克Z10、Z20的入列,在新赛道上开辟新的增长点。
对用户全场景用车需求的充分预判和满足,使得领克产品矩阵脱颖而出。但这还不够,想要杀出重围,快速破圈,离不开强大的渠道能力和服务网络。
站在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看,前者是领克超400家渠道构成的密集售后网络已然成型,实现一到四类城市全覆盖。同时,通过持续的渠道下沉,领克的售后服务已覆盖全国245个城市,这让用户日常用车中体验到的领克服务不仅便捷,而且专业,用户体验到的是触手可及的安全感和服务生态。
02.
销量之外,高价值增长的含金量
当然,今天剖析领克,绝不仅仅是因为销量数字,更在于销量数字背后的“含金量”。事实胜于雄辩,没有“含金量”的增长都是讲故事。
2025年汽车圈内有一句尖酸刻薄出名的话是:中国汽车与丰田的差距只差一个丰田,中国汽车与特斯拉的差距只差一个特斯拉。或许有些偏颇,但拿中国汽车整体和丰田比利润,拿大单品和特斯拉比销量,还是比较直观的。
领克,创造了一项远超丰田、本田、大众、日产等传统合资品牌的记录,就是品牌加权平均价。最新的数据显示,2025年5月,领克品牌加权平均价达18.9万元,持续刷新中国高端品牌的价值高度。
进一步聚焦到EM-P车型,领克EM-P智能电混家族加权成交价超24.8万,稳居高端插混市场前三,充分证明其技术路线的成功和高端市场的突破。
在整体走弱的市场中逆势增长,领克表现稳中见韧的竞争力,这也体现在二手车的保值率方面。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显示,领克品牌三年保值率54.58%,共9款车进入榜单前十。
在新车价格不断探底的市场环境中,为什么用户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购买领克?在笔者看来,这背后的逻辑是用户和市场愿意为领克的体验溢价和技术溢价买单。
领克拥有多个世界级的架构,为产品注入高性能、高安全、高品质的基因。从CMA到SPA,再到为新能源时代进阶的CMA Evo和大型电混专属架构SPA Evo,以及SEA浩瀚架构的导入,这种源自顶级技术底蕴确定的安全感,正是用户愿意为之买单的核心价值之一。
安全,是最大的豪华。领克早已将安全视为不容妥协的品牌基石。从CMA到SPA Evo,世界级的安全架构始终是产品开发的起点;对三电安全近乎偏执的追求,其金砖电池的防撞、防热失控标准远超国标。这种体系化的投入,也在全球最严苛的考场上得到了印证:领克Z20在最新一轮Euro NCAP(欧洲新车安全评级)中获得“五星安全”评级,以87.8%综合得分一举拿下2025年度全球SUV安全得分第一名,这便是对领克“高安全”最有力的背书。
▲领克Z20荣获Euro NCAP五星安全评级
对于领克而言,极致的安全与硬核的性能,从来不是两个孤立的选项,而是品牌基因中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。TCR世界巡回赛场上的每一次极限攻弯、每一次瞬时调校,都为领克的研发团队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数据流与工程经验。这种“赛道反哺民用”的开发模式,确保了领克的性能基因并非纸上谈兵,而是源自全球顶级赛事的千锤百炼,并最终无缝转化至用户的日常驾驶之中,赋予了每一台领克纯正的运动血统。领克让“性能”二字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,从营销口号变为了触手可及的真实体验,真正开创了中国品牌性能车的先河。
同时,领克还致力于推动中国汽车运动发展。从最初赛道体验,到专业国家B级赛照培训,再到巅峰车手系列赛、领克杯城市竞速赛、CEC中国汽车耐力锦标赛等高规格赛事的实战锤炼,最终抵达TCR China、TCR Asia及TCR世界巡回赛等国际顶级赛事平台。这不仅为汽车运动爱好者提供了从入门到精通的完整路径,更将汽车运动从一项小众的竞技活动,转化为了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。
因此,当用户选择领克,他们拥有的不仅仅是一辆具备顶级安全与性能的座驾,更是选择了一种与热爱同行的生活方式。这种由产品实力、冠军荣耀和社群文化共同构筑的独特价值,正是领克品牌“含金量”持续增值的秘密武器。
03.
领克很低调,却是最会做用户的品牌之一
提到用户运营,大家学习借鉴的品牌一个是蔚来,另一个就是领克。作为当下中国车市最会做用户的两个品牌之一,领克没有依赖高成本的“宠粉”模式,而是通过构建平等的、共创的社群生态,与用户形成了深度的价值共同体,不仅走出了与众不同的用户运营模式,更为品牌“高价值增长”提供了十足的底气。
在领克的社区中,我看到了很多鲜活的故事,这些故事中有一个家庭多次复购领克的温馨美好,也有豪华品牌用户青睐领克的极致体验。
比如@冯帆就是一位拥有3辆领克产品的用户。从领克01置换05 PHEV,二胎宝宝出生后选择领克900。看着他的故事,能够感受到时代浪潮中,一朵小浪花的坚韧与奋斗,多年以后他想起领克,一定不是简单的一个汽车品牌,几台车,而是人生中最精力充沛,为美好奋斗的日子。
还有@樱桃宝宝巴士,这是一位曾经的保时捷车主,她选择了领克900的理由是“在家庭责任与自我表达间找到了完美平衡”,看重的是“领克900能给予家人的顶级安全守护,和不输豪华驾趣的操控体验”,而这又何尝不是中国汽车品牌向上,与个体消费者达成共鸣的具象化体现呢?
领克和用户共创的,是一种全新的潮流生活方式和全方位的体验式服务,以创新化的用户生态体验持续壮大粉丝人群,拓展品牌影响力,让用户深度参与品牌建设。
领克为用户打造了独一无二的Co客生态,平等、开放、互联的用户社区,成立了第一个用户高度自治组织——Co客理事会,包括Co客领地理事会、领地伙伴理事会、文化共创理事会、数字化理事会、Co客志愿者理事会,2024年新增汽车产品理事会,2025年新增汽车运动文化理事会,都在各自的领域和品牌进行深度共创,为150万车主发声。
更具体的例子,理事会作为用户与品牌之间的沟通桥梁,定期进行提案及推动执行。比如领克首创的“领地伙伴”计划,已认证超12,000家车主店铺,形成独特的商业生态。再比如,源于车主提议,通过“Co客志愿者理事会”推动车载AED普及;2022年用户提案“让志愿服务更专业”,促成1800+车主获应急救护证书,100+车主自发随车配备AED;2024年用户提案推动领克在全国近200家门店配置AED,覆盖50城。
领克的150万辆,是150万鲜活的生命,是领克共创潮流生活的核心力量,对品牌价值认同,对领克精神充满热爱的他们,是品牌的共创者、价值的认同者、精神的同路人。
通常情况下,当一个阶段性目标达成,总会用“新起点”来形容,领克的150万辆,的确也是一个新起点,已经走出了自己独特的与用户的深度链接和价值共创的道路,它证明了在浮躁的市场中,坚持对技术价值的投入、对品牌价值的建设、对用户价值的共创,终将构筑起最坚固的护城河。这条高价值增长之路,领克仍将继续走下去。
▲领克08 EM-P树立全球高端插混新标杆
▲领克首款中大型插电混合动力轿车领克10 EM-P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