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了不后悔! 5000公里后才知道, 这款纯电SUV 1415L空间实用性强
- 2025-07-23 18:03:24
- 340
从提车到现在刚满三个月,我的零跑B10已经陪我行驶了五千公里。当初在元PLUS和银河E5之间也权衡许久,但B10在实际体验后,其综合素质最终说服了我。它的续航能力很实在,城市里代步绰绰有余,周末去趟郊区也无需刻意规划充电,电量显示比较可靠。乘坐的舒适度也超出预期,底盘对细碎振动的过滤和座椅的包裹感很到位,长途开下来不易疲劳。车机交互逻辑清晰,语音控制识别度高,而那些驾驶辅助功能在高速路上确实能减轻一些驾驶负担,让行程更轻松。结合9.98万的入门价格,能收获如此均衡全面的用车感受,我认为这次选择很值得。
对于电动车在实际使用中的续航表现,我起初也和许多人一样,对官方公布的数值持保留态度。不过,这台B10的实际表现确实打消了我大部分的顾虑。我这台600公里激光雷达版的车,在江浙沪一带的高速公路上行驶,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4℃,以正常的驾驶方式,续航里程能够稳定在520公里左右。若是在市区内通勤,路况良好的情况下,这个数字甚至可以达到550公里。据我了解,一些驾驶510公里悦享版的车友,在夏季通常能获得超过450公里的续航,即便是在需要开启暖风的冬季,续航也能维持在380公里上下,这样的续航达成率在同级别车型中确实可圈可点。
我后来了解到,这种扎实的续航表现与车辆采用的CTC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有关,它通过结构优化提升了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。这种差异在与朋友车辆的对比中感受更为直接,他那台标称续航510公里的元PLUS,在开启空调后实际能行驶的里程约为380公里。在补能方面,B10的快充效率也符合预期,官方宣传的30分钟从30%充至80%基本属实。我有一次在国家电网的120kW充电桩上,用时32分钟便充入了52度电,补能过程很顺畅。
最让我感到踏实的一点,是车辆的续航里程显示逻辑。它并非一个固定的理论值,而是根据近期的能耗动态调整,给出的预测相当有参考价值。记得有一次从无锡去上海,出发时表显续航为420公里,当我行驶了390公里抵达目的地后,剩余续航还有15公里,几乎是1:1的精准度。当然,我也注意到有510悦享版车主反映续航仅200公里左右的个例。但据了解,服务中心介入测试时,在理想路况下行驶98公里仅消耗了30%的电量,按此推算满电续航可达326公里。这也说明,驾驶习惯、路况和气温等变量,对最终续航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。
零跑B10在尺寸归类上属于紧凑型,但实际乘坐感受却时常让我忘记这个定位。它的车长不算突出,但2735mm的轴距功不可没,为内部空间打下了良好基础。身高177cm的我在前排就座后,后排乘客的膝部空间依旧充裕,活动自如。后排中央地台的全平处理,对满载时坐在中间的那位家人十分友好,长途也不会局促。官方提到的87.4%空间利用率并非虚言,确实将车内可用面积最大化了。
B10的空间灵活性是一大亮点,尤其在细节设计上颇具巧思。副驾驶位前方的六个拓展接口配合官方折叠小桌板,能轻松支起平板电脑或放置随身物品,对我爱人来说,这里就是一个便捷的临时梳妆台。将视线移到车厢后部,后排座椅按6:4比例放倒后,能与后备箱地台齐平,形成一个容积达到1415升的规整载物区。上次给朋友帮忙,一台55英寸的电视机和两个大号行李箱放进去后,旁边还有不少空余,其装载能力可见一斑。
乘坐舒适性方面,NAPPA真皮座椅的填充物支撑与柔软度平衡得不错。之前带父母进行了一次四小时左右的短途旅行,全程他们对座椅的包裹和支撑都很满意,这在以往乘坐家中另一台日系SUV时是很少见的。车内的储物设计也值得称道,全车设置了22处储物空间。例如门板内侧可以立放折叠伞,后备箱底板下还有一层隐藏空间,用来收纳工具和不常用物品,非常实用。不过,在高速行驶时,无框车门的隔音表现稍显逊色,当车速达到120km/h左右,风噪声会比较明显,需要调高音响音量来覆盖。
当初选车时,续航与空间是我的基础考量,但B10的智能化水平最终让我下定决心。以12.78万元的裸车价,能获得双激光雷达、200TOPS算力平台以及高通8295芯片的组合,这套硬件配置在不久前还普遍应用在三十万级别的车型上,其诚意可见一斑。正是这套核心硬件,为后续的体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在一次往返200公里的高速路段,我全程开启了导航辅助驾驶功能。系统在处理并线超车和车流中的速度控制方面表现得相当稳健。印象深刻的是,当探测到前方约500米处有慢车时,它会平缓地提前准备并线,避免了临近时才突然减速的情况。整个过程中,我需要做的便是在系统提示下,于驶出高速匝道时立即控制车辆。
日常用车中,停车辅助功能解决了我的一个大难题。我居住的小区车位规划非常紧凑,泊车时两侧后视镜与旁车的间距仅有5厘米左右。这套系统能够识别并处理这种极限工况,它会先将后视镜收折,然后谨慎地将车挪入位中。虽然它的动作稍显缓慢,但每次都能准确停入,比我自己操作还要规整。
车内的交互体验同样可圈可点。14.6英寸的2.5K屏幕在骁龙8295芯片的驱动下,操作响应迅速,地图显示清晰细腻。融入AI大模型技术的语音助手,能够准确理解并执行“打开空调,同时播放周杰伦的歌曲”这类复合指令。美中不足的是,车辆冷启动后,应用加载仍有1到2秒的轻微卡顿,并且空调风量等常用调节被置于二级菜单内,略有不便,期待官方承诺的后续OTA能优化这些细节。
零跑B10的驾控体验颠覆了我的预期。其后置永磁同步电机拥有160千瓦功率与240牛·米扭矩,官方6.8秒的零百加速实力,在城市道路中提速轻快,动力随叫随到。后驱设定配合50:50的轴荷分配,赋予了车辆出色的灵活性。在一些狭窄的立体车库螺旋坡道上,很多车需要谨慎调整,它却总能一把轻松转过,操控格外得心应手。多连杆后悬架有效吸收了路面大部分零碎振动,保证了行驶质感。底盘调校倾向于提供清晰路感,通过起伏路面时会有些直接,但在匝道或山路劈弯时,车身跟随性与侧倾抑制能力却相当出色,能给驾驶者很强的信心。
对于B10这款车,9.98万元的510舒享版,更像是一款专注城市通勤的工具。在需要开启空调的季节,实际可用里程可能会打些折扣,跨城出行需要提前规划好充电路线。若手头预算更宽裕,12.98万元的600公里激光雷达版则提供了截然不同的驾乘感受。这笔投入换来的是核心硬件的全面升级:来自宁德时代的电池组、双激光雷达配合8295芯片,为行车辅助功能提供了坚实的感知基础。在高速路段,行车辅助系统能帮助车辆保持车道和调整车速,有效减轻长途奔波的疲劳感,当然驾驶员仍需时刻保持专注并随时准备立即控制车辆。座椅通风与加热功能,在炎夏和寒冬里更是实用,这些配置的组合在同价位车型中确实少见。
经过三个月的深度体验,B10的两点不足也愈发清晰。首先是服务网络的覆盖尚不完善,身处非核心城市,每次常规保养都需往返于80公里外的服务点,这无疑增加了用车的时间与精力成本。其次,装配工艺的细节处理有提升空间,例如副驾驶储物格的接缝不够匀称,后排充电口稍有虚位,虽不影响功能,但对于注重细节的用户仍显遗憾。不过,将这些置于其9.98万元的起售价背景下考量,便显得瑕不掩瑜。毕竟,它在续航达成率、乘坐空间以及人车交互体验方面,确实提供了超越同级预期的均衡表现。
在十到十五万的预算区间内,要找到一款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均衡的纯电SUV确实需要花些心思。零跑B10算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选择,它给我的感受是,整体上没有什么明显的弱项,而是将成本用在了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地方。510公里的续航能力,在城市通勤和周末出游时,能有效缓解里程焦虑。乘坐和储物空间都处理得比较宽裕,底盘调校也带来了超出预期的平稳与舒适感,日常驾驶的整体体验不错。更难得的是,十二万出头的价格就配备了激光雷达,为行车辅助系统提供了更可靠的硬件支持,加上流畅的座舱交互,让这台车的科技感与实用性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。